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2025-08-10 02:51:27

问题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2:51:27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倜傥(tǎng)感慨(kǎi)

B. 狭隘(ài)虐待(nüè)

C. 热忱(chén)酬谢(chóu)

D. 纯粹(cuì)瞥见(piē)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C.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推迟了。

3.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炽热恍然大悟五彩缤纷

B. 烘托漠不关心精益求精

C. 安详翻来复去惊慌失措

D. 妥帖由然而生天涯海角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C.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D.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是朱自清的作品,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B.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C. 《次北固山下》是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D. 《观沧海》是曹操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远大的抱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春》一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__________的诗句。

2.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济南的冬天》中,作者将济南的山比作“__________”。

4. 《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离不开集体的支持。”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7. “他是个热心肠的人,总是乐于助人。”中的“热心肠”是__________词。

8. “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中的“因为”是__________连词。

9. “他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城市。”中“俯瞰”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中“珍惜”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1. 【甲】文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2分)

2. 【甲】文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3. 【乙】文描写了哪种自然现象?文中用了哪些比喻来描写?(4分)

4. 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表达的情感。(4分)

5.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春天是美好的,但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这句话的理解。(6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我心中的春天

要求:

1. 写一篇记叙文或抒情散文;

2.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3. 字数不少于500字;

4. 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提示:可以写一次春游的经历,也可以写一个关于春天的美好回忆,还可以写春天带给你的感受和启发。

参考答案(供教师使用)

一、选择题

1. C

2. B

3. A

4. A

5. C

二、填空题

1. 志南和尚

2. 拟人

3. 一幅水墨画

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 对比

7. 形容

8. 因果

9. 从高处往下看

10. 珍惜/爱惜

三、阅读理解

1. 春;朱自清

2. 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景象。

3. 小雪;比喻有“日本看护妇”“带水纹的花衣”。

4. 【甲】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乙】表达了对冬日雪景的欣赏与喜爱。

5. 春天虽然美丽,但若不主动去观察、体验,就难以感受到它的美好。只有用心感受,才能真正领略春天的魅力。

四、作文(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