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蚯蚓的故事】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花园里发现了一条正在泥土中爬行的小动物。小明兴奋地大喊:“老师,快来看!这里有一条小虫子!”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围了过来,好奇地观察着这条神秘的“小客人”。
我蹲下来,和孩子们一起仔细观察。这是一条小小的蚯蚓,身体湿漉漉的,颜色是暗红色的,看起来有点像一条细长的面条。孩子们忍不住伸手想摸一摸,我赶紧提醒他们:“蚯蚓生活在泥土里,我们要轻轻地看,不要伤害它。”
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议论纷纷:“它是不是会咬人?”“它为什么要在土里爬?”“它会不会是小蚂蚁的朋友?”我借此机会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基本知识:蚯蚓没有脚,靠身体的收缩来移动;它们可以帮助松土,让植物长得更好;它们是大自然中的“清道夫”,帮助分解有机物。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蚯蚓,我们决定做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我从园里找了一个透明的塑料盒,里面放了一些湿润的泥土和树叶,把蚯蚓放进去,然后放在教室的窗台上。每天早上,孩子们都会来看看蚯蚓有没有变化,有没有吃东西,有没有挖出新的洞穴。
几天后,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蚯蚓真的在泥土里“工作”了——它把泥土翻得松软,还留下了一些小小的痕迹。有的孩子说:“它是在给花儿做按摩!”有的孩子说:“它在帮植物找家!”虽然他们的说法有些天真,但正是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表达,让整个观察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这次观察,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还学会了如何尊重生命、爱护自然。他们开始关注身边的动植物,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次“蚯蚓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却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一个小小起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相信他们会带着这份好奇心,去发现更多有趣的自然现象。
教师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体验,让他们在观察、讨论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同时,我也意识到,科学教育并不一定要高深复杂,只要贴近生活,就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今后,我会继续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类似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