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在当前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领导班子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整改。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育引领力度不足
部分班子成员对党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导致在思想引导上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在面对群众时,未能有效将政策精神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影响了教育引导的效果。
2. 联系群众不够紧密
个别干部存在“机关化”倾向,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的时间较少,对群众的真实诉求了解不深,导致服务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
3. 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部分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被动应对”“应付检查”的心态,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了群众满意度。
4. 沟通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难以及时传达至领导班子,导致决策与实际脱节,影响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整改措施与努力方向
1. 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
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通过建立学习长效机制,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2. 深入基层调研,密切联系群众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真实需求。建立问题台账,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切实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3.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畅通群众表达渠道,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4. 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信息互通
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收集、分析、反馈和解决的闭环机制,推动形成“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落实整改—效果评估”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是基层班子的重要职责,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新,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能力,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