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离骚原文及翻译】《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黑暗的愤懑。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离骚》虽然语言古奥,但通过认真阅读与理解,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思想内涵。
一、《离骚》原文节选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 余固知謇言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二、《离骚》翻译(节选)
> 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啊,我的父亲叫伯庸。
> 在摄提星照耀的孟春月里,我诞生于庚寅日。
> 父亲观察我的生辰,给我取了美好的名字:
> 给我取名叫“正则”,表字叫“灵均”。
> 我天生就具备美好的品德,再加上出众的才能。
> 我披上江边的香草和白芷,把秋天的兰花编成佩带。
> 在江边和水边行走吟诗,面容憔悴,形体枯瘦。
> 我虽然喜欢修养德行,但却因直言而被贬斥。
> 不仅被贬去官职,还遭受种种诽谤。
> 我深知直言会招来祸患,但还是无法放弃。
> 我宁愿保持清白而死于正道,这正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三、学习建议
1. 诵读为主:《离骚》文辞优美,朗读有助于感受其韵律与情感。
2. 结合注释:借助教材或权威注释本,理解难词难句。
3. 联系背景:了解屈原的生平与楚国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4. 写读后感: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对《离骚》的理解与感悟,提升语文素养。
四、结语
《离骚》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一部充满理想与悲愤的精神史诗。高一阶段学习《离骚》,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更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独立思考与审美情趣。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用心体会古人的情感与智慧,让这部千古绝唱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