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狱中家书》文言文阅读及试题答案】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文天祥以其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卓越的文学成就而被后人敬仰。他不仅是南宋末年的爱国名臣,更是一位以笔为剑、以血为墨的诗人。在被元军俘虏后,文天祥身陷囹圄,却依然心系家国,写下多篇感人至深的书信,其中《狱中家书》便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将对这篇文言文进行解析,并附上相关阅读理解题与参考答案。
一、原文节选(根据常见版本整理)
> 某启:伏惟圣朝,仁义之政,四海咸服。某虽蒙垢,未敢忘忠。今居幽室,日夕思归,然志不可夺,心不可移。愿吾儿谨守家训,勤修学业,勿以贫贱自弃,勿以富贵自骄。若遇乱世,当以忠义为本,不可苟且偷生。
> 吾尝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日虽困于囹圄,然此心如铁,誓不降敌。愿吾妻善养幼子,毋忧我之生死。若有余力,可稍修旧业,以继先人之志。
> 若有来者,可传吾书,使后人知吾心志。呜呼!天地之间,正气长存。吾虽死,亦不悔。
二、译文
我谨启禀:仰望圣明的朝廷,施行仁义之政,四方百姓皆感服。我虽然蒙受污辱,但从未忘记忠诚。如今被困于幽暗的牢房,日夜思念家乡,然而我的志向不会动摇,我的心志也不会改变。希望我的儿子能够谨守家训,勤奋学习,不要因为贫穷卑微而自暴自弃,也不要因富贵而骄傲自满。如果遇到战乱之时,应当以忠义为根本,不可苟且偷生。
我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虽然被困在牢狱之中,但我这颗心如同铁一般坚定,誓死不投降敌人。希望我的妻子好好抚养孩子,不要为我的生死担忧。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稍稍恢复旧业,以继承祖先的遗志。
如果有后来的人看到这封信,可以把它传下去,让后人知道我的心志。唉!天地之间,正气永存。我即使死了,也毫无悔意。
三、阅读理解题
1. 文天祥在《狱中家书》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何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文天祥写这封家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 文中提到“愿吾儿谨守家训”,说明了文天祥对子女的哪些期望?
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正气长存”的理解。
四、参考答案
1. 文天祥在《狱中家书》中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对国家的忠诚以及面对死亡时坚定不移的信念。他虽身处困境,但仍不失气节,展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
2. 这句诗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它表达了作者宁死不屈、以忠义为重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与牺牲精神。
3. 文天祥写这封家书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不忘忠义的决心,并寄托对家人、后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家风,坚守正道。
4. 文天祥希望儿子能够遵守家训,勤奋学习,不因贫贱而自卑,也不因富贵而骄傲,体现出他对子女品德与修养的重视。
5. “正气长存”指的是正义、忠诚、勇敢等高尚品质在世间永存。文天祥虽身处绝境,但他坚信正气不灭,这种精神不仅属于他自己,也应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五、结语
文天祥的《狱中家书》不仅是一封家书,更是一部充满爱国情怀与道德操守的文学作品。它展现了文天祥在生命最后时刻对家国的深情厚谊与坚定信仰。通过阅读此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一位忠臣的赤子之心,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铭记历史,传承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