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意思和解释】《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相传为他在曹操去世后,面对兄弟曹丕的猜忌与威胁时,被迫在七步之内吟出的诗作。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哀怨与无奈,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二、逐句解释
1. “煮豆燃豆萁”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放在锅里煮,而用来烧火的是豆茎(即豆萁)。这里“豆”象征着兄弟,而“豆萁”则是用来燃烧的燃料,暗示兄弟之间互相残杀。
2. “漉豉以为汁”
“漉”是过滤,“豉”是豆酱。这句话描述了将豆子熬制成豆酱的过程,进一步强化了“豆”被利用、被消耗的形象。
3. “萁在釜下燃”
豆萁在锅下燃烧,象征着兄弟之间的争斗与牺牲。豆萁虽然被用作燃料,却也因燃烧而消失。
4. “豆在釜中泣”
豆在锅中被煮,仿佛在哭泣,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无助,也暗指自己被兄弟迫害的处境。
5. “本是同根生”
这是全诗中最关键的一句,意思是:我们原本是同一棵根系长出来的,也就是亲兄弟。强调血浓于水的关系。
6. “相煎何太急?”
意思是:为什么彼此伤害得这么快、这么狠?这是对曹丕逼迫行为的质问,也是对亲情破裂的痛心。
三、背景与意义
《七步诗》的创作背景,据传是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位,对弟弟曹植心存疑虑,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内作诗,否则处死。曹植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怀念,也隐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悲愤。
这首诗通过“豆与豆萁”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骨肉相残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无情。
四、艺术特色
1. 比喻生动:以“豆”与“豆萁”比喻兄弟,形象贴切,富有感染力。
2. 语言简练:全诗仅二十字,却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3. 情感真挚:诗中流露出强烈的委屈与无奈,令人动容。
五、结语
《七步诗》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乱世中的亲情与背叛,也展现了曹植的才思与胆识。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兄弟情义与人生哲理的重要篇章。
如果你喜欢这篇解读,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经典诗词的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