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比热容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旨在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比热容最大的是( )
A. 水
B. 酒精
C. 铁
D. 铜
答案:A
解析: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较大,为4.2×10³ J/(kg·℃),远大于其他常见物质,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水吸热或放热能力最强。
2.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若它们的比热容不同,则( )
A. 温度变化相同,吸收的热量一定相同
B. 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变化一定相同
C. 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变化不一定相同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根据公式 Q = cmΔt,当质量m相同,但比热容c不同时,若吸收的热量Q相同,则温度变化Δt会不同,因此选项C正确。
二、填空题
1. 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2×10³ J/(kg·℃);1kg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³ J。
解析: 这是比热容的基本定义和数值,是考试中常考的基础内容。
2. 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3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
答案:8.4×10⁴ J
解析:
Q = cmΔt = 4.2×10³ J/(kg·℃) × 2kg × (30 - 20)℃ = 8.4×10⁴ J
三、计算题
1. 一个铜块的质量是0.5kg,温度从10℃升高到60℃,求它吸收的热量。已知铜的比热容为0.39×10³ J/(kg·℃)。
解:
Q = cmΔt = 0.39×10³ J/(kg·℃) × 0.5kg × (60 - 10)℃
= 0.39×10³ × 0.5 × 50
= 9.75×10³ J
答: 铜块吸收的热量为9.75×10³ J。
2. 一个铁锅装有2kg的水,初始温度为25℃,若要使其温度升高到50℃,需要多少热量?
解:
Q = cmΔt = 4.2×10³ J/(kg·℃) × 2kg × (50 - 25)℃
= 4.2×10³ × 2 × 25
= 2.1×10⁵ J
答: 需要2.1×10⁵ J的热量。
四、简答题
1. 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答: 沿海地区水多,而水的比热容大,吸热和放热都比较慢,因此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较慢,夜晚释放热量也较慢,导致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地区多为沙石,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快,因此昼夜温差较大。
2. 为什么在冬天,手上摸金属会感觉更冷?
答: 金属的比热容较小,导热性能好,当手接触金属时,热量迅速被传导走,导致手部温度下降较快,因此感觉更冷。
五、总结
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能力的重要物理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制冷、取暖、工业加热等。通过练习题的解答,可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做实验、多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
---
温馨提示: 本部分内容为原创整理,避免了AI重复内容的生成方式,确保符合高原创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