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原文、注释、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原文、注释、译文、,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07:53:5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原文、注释、译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经典古文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正是这样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本文通过古代先贤对读书的见解,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向往。

一、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王朗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二、注释

1. 子曰:孔子说。“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 学而时习之:学习了之后要时常复习和练习。

3. 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高兴、愉快。

4. 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5.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

6.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8.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9. 吾尝终日不食: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

10. 以思:用来思考。

11. 无益:没有好处。

12. 不如学也:不如去学习。

13. 读书百遍:读一百遍书。

14. 其义自见:“见”通“现”,意思是自然显现。

15. 读书破万卷:读过很多书。

16. 下笔如有神:写起文章来像有神助一样流畅。

三、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知道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夜不睡觉,用来思考,但没有好处,不如去学习。

读一本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读过一万卷书,写起文章来就像有神灵相助一样。

四、学习建议

《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涵盖了孔子及后世文人对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思考“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等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古人的智慧。

同时,鼓励学生多读经典,积累语言素材,提升语文素养。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背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结语

“古人谈读书”不仅是一篇古文,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修身养性;读书不只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品格的过程。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这篇文章中汲取力量,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