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及赏析,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05:58:14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及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他任建康(今南京)通判期间。这首词以登高望远为切入点,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以及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一、原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二、白话翻译

辽阔的南方天空在秋天显得格外清朗,江水浩浩荡荡,一直流向天边,仿佛没有尽头。

远远望去,层峦叠嶂,像是美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却让我心中充满忧愁与怨恨。

夕阳下,高楼之上,孤雁的叫声凄凉,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独自登高远望。

我反复地看手中的吴钩宝剑,又重重地拍打栏杆,却没人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

不要再说那鲈鱼多么鲜美,即使秋风吹起,张翰是否归来呢?

如果只想着买田置地,恐怕也会被刘备那样的英雄所嘲笑。

可惜时光流逝,风雨不断,连树木都已老去,何况人呢?

谁能将那红巾翠袖的女子叫来,替我拭去英雄的泪水?

三、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建康任职时所作,借登高抒怀,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切和对自身遭遇的不满。全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极具艺术感染力。

1. 写景深远,情感浓烈

词的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描绘出一幅辽阔而苍凉的秋景图,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用自然景物来映射内心的忧愁,情景交融,含蓄动人。

2. 借古抒怀,寄托深情

词中引用张翰、许汜、桓温等历史人物,借古讽今,表达自己不愿苟且偷安、渴望报效国家却不得志的苦闷。尤其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道出了岁月无情、壮志难酬的深切哀痛。

3. 语言刚柔并济,风格独特

辛弃疾在词中既有豪迈奔放的一面,也有细腻婉约的笔触。如“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表现出强烈的行动感和情绪波动;而“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则又透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四、结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不仅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词作,更是一首饱含家国情怀的抒情之作。它体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志士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深厚功力。此词流传千古,成为南宋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为人传诵。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