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木头人游戏小班教案(8页)】一、活动名称:《123木头人》
二、适用年龄:小班幼儿(3-4岁)
三、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感受节奏和指令的趣味性,提高听觉注意力。
2. 通过模仿动作,增强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听从指令的良好行为习惯。
4. 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与互动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 简单的音乐背景(可选择轻快的儿歌或节奏感强的音乐)。
2. 安全宽敞的活动场地。
3. 教师提前熟悉游戏规则和口令。
4. 可准备一些小贴纸或小奖品作为奖励。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入游戏,可以先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让幼儿围坐一圈。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玩过‘123木头人’的游戏吗?”引导幼儿回忆或表达对这个游戏的了解。
2. 游戏讲解(5分钟)
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游戏规则:
- 当老师说“123木头人”时,所有小朋友要立刻停止动作,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 如果有人动了,就要被请出游戏圈外,或者接受小小的惩罚(如做一个搞笑的动作)。
-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直到所有小朋友都完成一轮。
3. 示范与练习(10分钟)
教师先自己示范一次游戏,边说“123木头人”,边做出各种动作,然后突然停下,让幼儿观察并模仿。接着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尝试,其他幼儿在旁边观看并给予鼓励。
4. 分组游戏(15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游戏。教师可以变换不同的口令,如“123木头人,站一站”、“123木头人,跳一跳”等,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5. 总结与分享(5分钟)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动作?有没有小朋友动了?你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表扬积极参与的孩子。
六、延伸活动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木头人”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手环等,让幼儿继续扮演木头人。
2. 结合音乐欣赏活动,播放节奏鲜明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 开展“我是小演员”活动,让幼儿模仿不同的动物或人物动作,锻炼肢体表现力。
七、注意事项:
1. 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因奔跑或跳跃而摔倒。
2. 对于动作不协调或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
3. 游戏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幼儿疲劳。
八、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123木头人”游戏,不仅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也促进了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气氛活跃。今后可以尝试加入更多变化元素,如不同颜色的卡片、不同的指令方式等,进一步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价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