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如脱兔的意思】“动如脱兔”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动作非常迅速、敏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兔子在受到惊吓时迅速逃跑的样子,因此被用来形容人反应快、行动迅速。
一、成语出处
“动如脱兔”最早见于《孙子·九地》:“故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其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不可遏也。故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守则不足,攻则有余。’”虽然这段文字中并未直接出现“动如脱兔”,但其中关于“势”的描述与后来“动如脱兔”的含义有相通之处。
后世在文学作品中,逐渐将“动如脱兔”作为形容动作迅速的成语使用,尤其在描写战斗或快速反应的情境中较为常见。
二、字面解释
- 动:动作、行动。
- 如:像。
- 脱兔:逃跑的兔子。
合起来就是“动作像逃跑的兔子一样迅速”。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快”和“敏捷”,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和行动速度。
三、用法举例
1. 在比赛中,他动如脱兔,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
2.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她动如脱兔般迅速躲开。
3. 这个运动员的动作总是动如脱兔,让人难以捉摸。
这些例子都体现了“动如脱兔”在不同语境下的灵活运用,既可以用于体育竞技,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人的反应速度快。
四、相关成语对比
与“动如脱兔”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
- 疾如闪电:形容速度极快,像闪电一样迅速。
- 风驰电掣:形容速度非常快,像风一样迅速,像闪电一样快。
- 行云流水:原指自然流畅,后也用来形容动作连贯、迅速。
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动作快,但各有侧重。“动如脱兔”更强调“突然”和“敏捷”,而“风驰电掣”则更突出“速度之快”。
五、适用场景
“动如脱兔”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描述人物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
- 赞扬某人动作敏捷、身手灵活;
- 用于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刻画角色的机敏与果断。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文艺作品中,“动如脱兔”都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迅速、果断、灵动的形象。
六、总结
“动如脱兔”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动作的迅速,还带有一种灵巧和机敏的意味。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依然广泛使用,是表达“快”与“敏捷”的经典词汇之一。掌握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