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听赏)快乐的小熊猫教案x】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快乐的小熊猫》这首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中传达的快乐情绪,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聆听中体会音乐的情绪变化,通过简单的动作模仿和语言表达,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3. 知识与技能
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旋律的变化与节奏的轻快感,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理解音乐中表现的小熊猫形象。
- 难点: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或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
- 音乐素材:《快乐的小熊猫》音频或视频
- 教具:图片(小熊猫)、手偶、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
- 教学课件(可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小熊猫的图片或手偶,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小熊猫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会做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播放《快乐的小熊猫》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2. 初步聆听与感受(8分钟)
完整播放歌曲《快乐的小熊猫》,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听完后提问:
- “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 “你觉得小熊猫在干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带来的感受。
3. 分段欣赏与讨论(10分钟)
将歌曲分成几个段落,分别播放并进行分析:
- 介绍小熊猫的活泼形象,节奏轻快。
- 描绘小熊猫玩耍的情景,旋律优美。
- 第三段:结尾部分,情绪更加欢快,仿佛在跳舞。
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可以用动作来表示吗?”
4. 动作模仿与表现(10分钟)
鼓励学生根据音乐内容,用身体动作表现小熊猫的动作,如跳跃、摇摆、转圈等。教师可以示范,学生跟做,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5. 拓展活动(7分钟)
播放不同版本的《快乐的小熊猫》或类似风格的儿童歌曲,让学生比较不同音乐的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6. 小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音乐带给我们快乐的意义。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听这首歌曲,并尝试用动作或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听赏”为主,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走进音乐世界。今后可以结合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简要):
```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听赏《快乐的小熊猫》
1. 听音乐,感受情绪
2. 看图片,想象情景
3. 做动作,表达情感
4. 拓展欣赏,提升能力
```
七、教学评价建议:
- 观察学生在听赏过程中的专注度和参与度。
- 通过学生的动作表现和语言描述,评估其音乐感知能力。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音乐,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课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