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06:23:52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2.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四则运算的顺序及基本运算法则。

- 难点:在复杂算式中正确运用运算顺序,避免计算错误。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黑板、粉笔。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引入课题:“小明去超市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又买了一瓶饮料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用加法和乘法来计算,从而引出四则运算的概念。

2. 新知讲解(15分钟)

(1)加法:把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例如:3 + 5 = 8

(2)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例如:8 - 3 = 5

(3)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例如:3 × 4 = 12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例如:12 ÷ 3 = 4

3. 运算顺序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四则运算的顺序规则:

- 先算括号内的内容;

- 再算乘除,后算加减;

-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举例说明:

例1:6 + 3 × 2 = 6 + 6 = 12

例2:(5 + 3) × 2 = 8 × 2 = 16

例3:12 ÷ (3 + 1) = 12 ÷ 4 = 3

4. 巩固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练习题示例:

1. 7 + 5 × 2 = ?

2. 12 ÷ 4 + 3 = ?

3. (6 + 2) × 3 = ?

4. 9 - 2 × 3 = ?

5. 拓展提升(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稍复杂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

“小红有20元,她买了3支笔,每支5元,还买了1个本子,价格是3元,她还剩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式:20 - (3 × 5 + 3) = 20 - (15 + 3) = 20 - 18 = 2

6.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四则运算的顺序和应用。

作业布置:

- 完成课本第35页的练习题;

- 自编一道四则运算的应用题,并解答。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四则运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运算顺序时,结合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则。课堂练习环节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调整教学策略。

六、板书设计:

```

一、四则运算包括: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二、运算顺序:

先括号,再乘除,后加减

三、例题:

6 + 3 × 2 = 12

(5 + 3) × 2 = 16

12 ÷ (3 + 1) = 3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