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上21.书戴嵩画牛优秀教学设计x】《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意思。
-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为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 感受古代画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艺术追求。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虚心学习的态度。
-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感悟“艺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戴嵩的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斗牛图》,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引出课题《书戴嵩画牛》,并简介作者苏轼及其作品风格。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不懂的字词。
3. 分组讨论,尝试翻译课文大意。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理解
- 通过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 如:“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好”是“喜欢”,“宝”是“珍藏”。
2. 分析人物:
- 杜处士:喜爱书画,但不够细心。
- 戴嵩:技艺高超,善于观察生活。
- 牧童:虽然身份低微,但有敏锐的观察力。
3. 探讨主题:
- 为什么牧童能指出画中的错误?
- 说明了什么道理?(艺术来源于生活,要细心观察)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如:老师指出作业中的小错误,朋友指出你的不当言行等)
2. 阅读拓展:介绍其他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名言或故事。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艺无止境,贵在观察”的道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背诵课文,并写出自己对“书戴嵩画牛”这一故事的理解。
2. 观察身边的一件事物,写一篇短文,体现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板书设计:
```
书戴嵩画牛
——苏轼
杜处士:爱好书画,不善观察
戴嵩:技艺高超,源于生活
牧童:身份卑微,却有真知灼见
主题:艺术源于生活,观察决定成败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今后可进一步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