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建小竹楼记原文和翻译】《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黄冈新建一座竹楼的场景,并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仕途坎坷的感慨。本文不仅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志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原文:
黄州城东十五里,有山曰安国寺,寺后有竹林,地势平旷,可筑屋。余因游寺,见其地宜于居,遂买之。时方春,草木初萌,风日清美,遂营一室,名曰“小竹楼”。
楼凡三间,前临溪水,后倚山岗,左右皆竹。晨起推窗,可见远山如黛;夜卧听雨,常闻竹声萧瑟。四时之景不同,而吾心常静。
或问曰:“子何为而乐?”余曰:“吾非乐其华,乐其质也。竹者,虚而有节,清而不俗,虽无金玉之饰,然足以养吾心。”
嗟夫!今之人,多好华屋高楼,而不知竹之可贵。吾虽陋室,然自得其乐,不亦快哉!
翻译:
黄州城东十五里处,有一座名为安国寺的山,寺庙后面有一片竹林,地势平坦开阔,适合建房。我因游览寺庙,看到这里适合居住,便买了下来。当时正值春天,草木刚刚发芽,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于是建造了一间屋子,取名为“小竹楼”。
这座楼共有三间,前面靠近溪水,后面靠着山岗,左右都是竹林。早晨起床推开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青山如画;夜晚躺在床上听雨声,常常能听到竹叶沙沙作响。四季景色各异,而我的心却始终平静。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感到快乐?”我说:“我不是因为它的华丽而快乐,而是因为它的质朴。竹子,空心而有节,清雅而不俗气,虽然没有金银玉器的装饰,但足以滋养我的心灵。”
唉!现在的人大多喜欢豪华的房屋和高楼大厦,却不知道竹子的珍贵。我虽然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内心却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总结:
《黄冈新建小竹楼记》通过描写作者在黄冈修建竹楼的过程,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文章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在当今社会,这种返璞归真的精神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