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表演游戏教案:《小兔乖乖》】一、活动名称
《小兔乖乖》主题表演游戏
二、适用年龄
3—5岁幼儿(中班或大班)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发展。
3. 通过合作表演,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现力。
4. 引导幼儿懂得遵守规则,学会分辨“好人”与“坏人”,提高安全意识。
四、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绘本《小兔乖乖》
2. 小兔子、大灰狼等角色头饰
3. 简易道具:胡萝卜、小房子模型、门等
4. 背景音乐(轻快的儿歌或自然音效)
5. 活动场地布置成“森林”场景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兔乖乖》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提问互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子家里发生了什么吗?大灰狼是怎么骗小兔子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激发兴趣。
2. 角色分配(5分钟)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分配不同的角色:
- 小兔子(2—3名)
- 大灰狼(1名)
- 兔妈妈(1名)
- 其他幼儿可担任“观众”或“旁白”,帮助叙述情节。
3. 表演游戏(1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排练,逐步引导他们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 故事开始:兔妈妈出门前叮嘱小兔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 大灰狼假装敲门,小兔子通过“你是谁?”来辨别身份。
- 最后兔妈妈回家,识破大灰狼的伪装,大家欢呼胜利。
4. 分享与讨论(5分钟)
表演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感受:
-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 “如果遇到陌生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总结:要听从大人的话,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保护自己。
六、延伸活动建议
1. 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或故事场景。
2. 语言区角:投放《小兔乖乖》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3. 家庭互动:鼓励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增强亲子互动。
七、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拥挤或摔倒。
2. 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尊重不同性格的孩子。
3. 根据幼儿反应适时调整表演难度,保持趣味性。
八、教学反思
本次表演游戏不仅让幼儿在玩中学,还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同时也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今后可尝试更多经典童话故事,丰富幼儿的文学体验。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快乐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