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舍《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长河中,老舍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作品以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我的母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不仅展现了老舍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家庭女性的坚韧与伟大。
一、原文节选
(以下为《我的母亲》部分原文内容)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拉扯我们几个孩子。她没有文化,却用她的勤劳和善良,撑起了整个家。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饭,晚上还要做针线活,直到深夜才休息。我那时候不懂事,只觉得她总是那么忙,那么累,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母亲整夜守在我床边,给我喂水、擦汗,一直等到天亮。那时我年纪小,不知道这是母爱的体现,只是觉得她很辛苦。后来我才明白,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她教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她说:“人要诚实,不能骗人;要有骨气,不能低头。”这些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
母亲去世那年,我才十几岁。她走得很突然,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那天我坐在她床边,眼泪止不住地流。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有人像她那样,对我如此关心、如此爱护。
二、作品赏析
《我的母亲》是老舍回忆性散文中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普通母亲的一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老舍将一个平凡女性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令人动容。
1.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老舍的作品一向以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而著称。在这篇文章中,他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这种“白描”式的写法,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真实、自然的情感流动,仿佛亲历其境。
2. 母亲形象的塑造
老舍笔下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勤劳、坚韧、善良、隐忍。她没有受过教育,但她的言传身教却深深影响了老舍的一生。母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母爱”,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妇女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力量。
3. 主题深刻,情感动人
文章的主题围绕“母爱”展开,但不仅仅是对母亲的怀念,更是一种对人性、对生活的思考。老舍通过回忆母亲的一生,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这种情感的升华,使文章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思想价值。
三、结语
《我的母亲》虽是一篇短文,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老舍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和母爱精神的深情礼赞。读罢此文,令人不禁回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更加珍惜身边那份无声却伟大的爱。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那些默默付出的人。而老舍的这篇散文,就像一盏明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我们付出一切的人——尤其是我们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