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学设计模板】一、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属于《忆江南》组词中的第一首。这首词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深切怀念和无限眷恋之情。全词虽短,但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并掌握词的基本知识,如词牌名、句式结构等。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词中描绘的江南春景。
- 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感知画面、体会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词意,感受江南春景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
- 难点:把握词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江南风景图片、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白居易及其作品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江南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他们印象中的江南是什么样的。
2. 引出课题《忆江南》,介绍作者白居易及该词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词的韵律和情感基调。
3. 提问:你从词中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句讲解,理解词义: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解释:“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好”是美好,“风景旧曾谙”意思是曾经非常熟悉。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色彩的对比和自然的生机。
2. 小组讨论:这两句诗为什么能让人感受到江南的美丽?
3. 教师总结:这两句诗用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色彩,描绘出一幅春日江南的画卷。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江南春景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南之美。
2.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江南的喜爱,如画画、写诗、朗诵等。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江南的诗词,如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如何珍惜身边的美好风景?
3. 布置作业:
- 背诵《忆江南》;
- 仿照课文写一首描写家乡或自己喜爱地方的小诗。
六、板书设计
```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色彩对比、画面感、情感表达)
```
七、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江南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和想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时间安排上还需优化,部分环节可以更深入展开,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