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天津市中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文明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特制定本《天津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本规范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爱护环境,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少年。
一、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学校里,要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与同学相处时,应互相帮助,友好合作,共同进步。当遇到意见分歧时,应当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避免发生冲突。
二、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外时间也要合理安排,多读书,多思考,拓宽知识面。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要勇于面对挑战,坚持不懈地追求学业上的进步。
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要做到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去完成,不说谎话,不做虚假承诺。对待他人要真诚友善,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热爱集体,乐于奉献。关心班级和学校的建设,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奋斗,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也要学会分享,愿意将自己的资源或经验与他人共享。
五、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整洁美观。节约用水用电,珍惜自然资源。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浪费,为建设美丽天津贡献力量。
六、遵守规则,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注意个人安全,遵守交通法规,不在危险区域玩耍。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正确措施。
七、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实践锻炼,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天津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每位学生都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希望广大中小学生能够以此为指导,从点滴做起,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