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8 01:51:48

白居易的《观刈麦》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田园诗篇,通过描绘农忙时节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和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与解读:

在这片田野中,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到了五月,人们更是忙碌得不可开交。夜晚吹来的南风让田里的小麦成熟,金黄色的小麦覆盖了田垄。妇女们挑着装满食物的竹篮,孩子们提着水壶,一起给正在田间劳作的男人们送饭。那些强壮的男子则在南边的山坡上辛勤地收割。

这些劳动者脚踩着炎热的土地,背部被烈日炙烤,即便已经筋疲力尽,却仍不知酷热为何物,只盼着白天更长一些,以便能多干些活计。然而,在这繁忙的场景中,还有一位贫困的妇人带着孩子站在一旁。她右手拿着捡来的麦穗,左臂挂着破旧的竹筐。听着她的诉说,周围的人都感到十分悲伤。原来,为了缴纳赋税,他们已经将自家的土地卖掉,如今只能靠拾取遗落的麦穗来填饱肚子。

看到这一幕,诗人不禁自省起来。他思考自己究竟有何德行,可以不必亲身经历这样的艰辛劳作,而只需领取官俸,就能保证一年到头都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想到这里,他内心充满愧疚,这种情感久久难以平息。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自己优越生活条件的反思。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弱势群体,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