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理解并背诵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枫桥夜泊》。
2. 感受诗中描绘的秋夜景色和诗人孤独的情感。
3. 学习通过诗歌鉴赏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情感表达。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意,背诵全诗。
难点: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枫桥夜泊》,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所作。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故事吗?对了,是夜晚停泊在枫桥时的感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吧!
二、初读感知
1. 教师范读诗歌。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三、精读感悟
1. 逐句解析:
-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描绘了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天空布满了寒霜的景象。
- “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里描述了江边枫树映照着渔火,而诗人却难以入眠,心中充满忧愁。
- “姑苏城外寒山寺”,提到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给画面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 “夜半钟声到客船”,最后提到半夜钟声传到了客船上,更显出环境的寂静与诗人的孤寂。
2. 讨论交流:
- 你觉得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 这首诗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四、课堂练习
1. 背诵《枫桥夜泊》。
2.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首诗的内容。
五、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这首优美的古诗,还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面对自然时那种深沉的情感。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像张继一样,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六、作业布置
1. 把《枫桥夜泊》默写出来。
2. 收集其他描写秋天景色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